贯彻“三秋”部署 守护丰收成果——兴县雨歇抢收减损工作纪实
金秋十月,吕梁山麓的“中国杂粮之乡”兴县本应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,却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突袭。农田积水、作物倒伏、湿度超标,即将成熟的谷子、高粱、红枣面临霉变风险,丰收图景蒙上阴影。全省“三秋”会议部署的“抢收减损、颗粒归仓”任务,在此刻成为兴县最紧迫的民生考题。
金秋十月,吕梁山麓的“中国杂粮之乡”兴县本应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,却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突袭。农田积水、作物倒伏、湿度超标,即将成熟的谷子、高粱、红枣面临霉变风险,丰收图景蒙上阴影。全省“三秋”会议部署的“抢收减损、颗粒归仓”任务,在此刻成为兴县最紧迫的民生考题。
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,一架载着50公斤蜂糖李的无人机在轰鸣声中缓缓升至90米高空,从蜂糖李在果园装卸到无人机落地交易市场,仅用十几分钟;在湖北秭归,脐橙出山的“最初一公里”从3小时缩短至10分钟;福建蓬华的无人机群与物流网点无缝衔接,鲜果24小时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,水果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。眼下,品类丰富的水果迎来丰收季,不仅大大拉动了国内消费,还跨越山海,“圈粉”全球。
智慧农场打破地域和季节限制,实现大桃全年供应;冷鲜贮藏技术,延长鲜果保鲜期,确保农产品最快抵达全球客户餐桌……如今,科技赋能已成为农产品焕发生机的重要助力,不仅让娇贵的水果突破时空限制“出山出海”,更让“四季尝鲜”成为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日常。
眼下正是丰收季,果园里、田间地头,正是一派忙碌采摘、瓜果飘香的景象。数据显示,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,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约三分之一。
眼下正是丰收季,果园里、田间地头,正是一派忙碌采摘、瓜果飘香的景象。数据显示,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,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约三分之一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水果出口总量215.78万吨、同比增长5.69%,正以“量价齐升”的态势,改写了全球“吃货”的果盘